协会技术规范遵循公告
本协会始终秉持严谨态度,在各项工作与活动中严格以《GA 1517 - 2018》《GB55029 - 2022》等基础标准作为技术规范及行动依据,全力确保工作的规范性、专业性与安全性。
此标准对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的各方面作出细致规定。协会在开展金银珠宝相关业务,如店铺布局规划、安全防范项目评估与指导时,严格依此标准执行。从门窗加固、保险柜配置等实体防范,到入侵报警、视频监控等技术防范系统搭建,全方位保障营业场所安全运营。
- 实体防护:协会在建筑安全防范工作中,充分利用天然、人工屏障及防护器具构建实体防护系统。例如在场地规划时,结合周边地形设置围墙等设施。
- 电子防护:依据场所需求,选用入侵报警、视频监控等多种系统构建电子防护体系。如在人员密集场所,着重加强视频监控覆盖与清晰度。
- 设备材料:确保安全防范系统的设备和材料均检测合格,严格审查质量检测报告。
- 密码与网络安全:杜绝弱口令,定期排查网络安全漏洞。不同网络系统联网时,采取如设置防火墙等边界安全管理措施。
- 安全保密:在工程建设与系统运维中,落实安全保密责任,制定措施保护各类敏感信息。
- 总体要求:设计前明确保护对象及安全需求,勘察高风险对象现场。如金融场所设计,深入了解业务与环境信息。
- 各区域防护
- 周界防护:依现场情况设置实体防护、入侵探测、视频监控设施,确保防护到位。如园区周界设围墙、探测器和摄像头。
- 出入口防护:合理配置相关设施,减少出入口数量,保障通行与安全。写字楼出入口采用人脸识别门禁与监控。
- 公共区域防护:在走道、公共活动场所设置监控、探测、实体防护设施。商场设监控与安保人员配置。
- 重要部位防护:针对金库等重要部位,采取多重防护措施。
- 监控中心防护:监控中心选址严格要求,内部按规定配置监控、通信、报警等设备。大型监控中心依标准建设。
- 保护目标防护:对重要设备等保护目标,采取针对性防护。
- 安全检查区:在需安检区域设置检查区并配备设施。机场、车站设安检区与设备。
- 恐怖袭击重点目标防护:重点目标采取加强周界防范、安检等综合防护措施。城市地标建筑设计综合防护方案。
- 总体原则:依安全可控、开放共享原则确定系统架构要素。平衡安全与开放,保障系统运行与信息共享。
- 子系统确定:据现场与风险情况确定子系统。住宅小区重点配置监控、门禁等子系统。
- 集成/联网方式:依需求与系统复杂程度,选择多种集成/联网方式。商业综合体用管理平台集成子系统。
- 传输网络:高风险对象采用专用传输网络。为机构铺设专用网络线路。
- 管理平台功能:管理平台具备集成、信息、用户等多种管理功能。实现系统全方位管理。
- 存储模式:依存储需求确定模式。视频监控依场所需求选存储设备与方式。
- 供电模式与保障:据系统分布与供电条件确定供电模式与保障措施。野外监控采用太阳能与备用电池供电。
- 接口与协议:依系统集成与共享需求确定接口与协议。不同设备联网确保接口协议兼容。
- 人员配备与培训:配备专业人员并培训。定期组织安保人员培训与演练。
- 装备配备:为人员配备必要防护装备。特殊任务配防弹衣等装备。
- 应急预案与演练:制定治安与恐怖风险应急预案并演练。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
- 统筹规划:实体防护与建筑、景观设计同步进行。新建项目规划阶段纳入防护设计。
- 防护能力实现:通过周界、建筑、实体装置设计实现防护能力。园区规划设围墙、布局建筑与配防护装置。
- 周界实体防护:依场地与风险确定周界屏障类型、位置等。工业园区依风险选周界屏障。
- 建(构)筑物设计:规划建筑场地交通流线,设置特殊目标存放场所,封闭可进入空间,按要求设计墙体与门窗防护。医院设计考虑特殊区域防护。
- 实体装置配置:据保护目标安全需求配置装置。博物馆展示区配防盗窃破坏展示柜。
- 警示标识设置:设危险防护设施处设警示标识。园区围栏设警示标识。
-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:依风险与环境选设备,设计安装与路由,具备多种探测与报警功能。仓库合理配置报警设备。
- 视频监控系统:据采集、识别需求与环境选设备,具备多种功能。校园监控确保覆盖与存储时间。
- 出入口控制系统:依安全管理需求选设备,具备相关功能。写字楼保障系统安全便捷。
- 停车库(场)管理系统:依车辆管理需求选装置,具备车辆识别等功能。商业停车场实现高效管理。
- 安全检查系统:依安检需求选设备,具备检测、报警等功能。机场安检系统严格依标准建设。
- 楼寓对讲系统:依安全要求选设备,具备访客确认等功能。住宅小区提升居民安全。
- 电子巡查系统:按巡查方案实现监督管理功能。企业园区保障巡查有效进行。
1.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:定期组织协会人员及会员单位人员开展标准学习培训,邀请专家解读标准,通过案例分析、实地考察等方式,加深对标准实际应用的理解,提升主动遵循标准的意识。
2.项目审核与监督:在协会承接或参与的项目中,设立标准审核环节。专业人员从项目规划设计开始,对照标准严格审核,实施中定期检查,及时纠正问题,项目完成后依据标准验收,只有达标项目才予以认可。
3.信息收集与反馈:积极收集协会成员在执行标准过程中的问题、困难与经验。建立信息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,针对普遍问题组织专家研讨解决方案,及时反馈给成员单位,并以此改进协会工作流程与措施,提升整体技术规范执行水平。
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标准,本协会旨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,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,为会员单位及社会提供更优质、专业的服务 。